韩信
2.卫青,是汉武帝时期的天才名将之一。他多次出兵匈奴,为国家、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前127年,卫青带领大军发动了漠南之战,成功收复了丢失已久的河套平原,将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。前119年,他和霍去病又远征匈奴,发动漠北之战,使得匈奴主力尽丧,十几年内再无南下之力。卫青虽然取得了赫赫战功,但是为人一直比较谦逊,为人和善,气度宽广,是几千年都难得的帅才。
卫青大将军
3. 霍去病,和卫青齐名,是卫青的的外甥。他自幼和卫青一起出征,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。17岁时,他带领800骑兵深入大漠,功冠全军,封冠军侯19岁就担任了骠骑将军,成为了河西之战的主将,成功夺取了河西走廊。
霍去病
后来在漠北之战中又奇袭匈奴,创造了奇功。不过这样一个天才在24岁就病逝了,让人无比痛惜。霍去病在军事上或许比卫青很有潜力,但是他人格上难以匹敌卫青,有居功自傲、公报私仇等弱点,如果他活得久,可能就会给人们以另一番结局吧。
汉光武帝刘秀
4.汉光武帝刘秀,不仅是一位尽善尽美的帝王,还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名将。王莽时期,他随刘演起兵,在昆阳大战中大败王莽军队,一战成名。此后,他又击败了绿林、赤眉等军队,建立了东汉王朝。东汉建立后,他不再亲征,但是全国总体的战略都自己制定,是古代出色的战略家。统一天下后,他“天下已定,用“偃武修文,投戈讲艺,息马论道”,自陇、蜀平后,非警急不复言兵”,以至于后很多人忽视了他的军事能力。
大司马吴汉
5.吴汉,是东汉开国功臣,在云台二十八将之中排名第二。如果说邓禹的角色类似于萧何,那么吴汉的角色就类似于韩信。他帮助刘秀扫灭刘永、董宪、公孙述、卢芳等割据势力,统一全国,功勋著作。吴汉在军事上表现得非常沉稳,临危不惧,史称“勇鸷有智谋”。
飞将军李广
6. 李广:李广是汉朝时期的著名将领,他擅长用兵谋略,曾经多次率领军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。其中,他的“遇险不乱,辟易开方”战斗技艺被誉为古代军事学的典范。
周亚夫
7.周亚夫,在汉朝的历史上,周亚夫是绝对不可忽视的,如果没有周亚夫,汉朝就可能是一个短命的王朝。周亚夫是周勃之子,在汉文帝时代驻守细柳营,抵御匈奴入侵。该时期的周亚夫就已经展示出了严格的治军态度、方式。汉景帝时期,爆发了“七国之乱”,周亚夫派兵镇压,最终将之平定,保住江山。但是他却蒙冤下狱,绝食自尽,可谓悲哀。
岑彭大将军
8. 岑彭: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,岑彭是汉朝时期的名将,他曾经在与南越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,并且在汉朝内部政治斗争中表现活跃,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军事将领。
班超征西
9.班超,是史学家班固之弟,但是他人有大志,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,于是投笔从戎,随窦固出击北匈奴,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。后来班固经营西域各国,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,在极少的兵力和粮草的条件下威震西域西域三十年,多次平定此地的叛乱。王夫之评价到“以三十六人横行诸国,取其君,欲杀则杀,欲禽则禽,古今未有奇智神勇而能此者”。
外戚窦宪
10.窦宪,东汉时期的外戚,大司空窦融曾孙。公元89年,他刺杀都乡侯刘畅,坐罪囚于宫内,于是请求出击北匈奴,将功赎罪。这一年,他带领汉军和南匈奴、乌桓、羌胡兵马三万人,在漠北击败北匈奴,于是登燕然山,刻石记功,史称“燕然勒石”。91年,他再次在金微山(阿尔泰山),大破北匈奴主力。此后,他权倾朝野,暗存不轨之心,最终遭到逮捕,被迫自杀于封地。
陈道明扮演的刘邦
此外,还有刘邦、马援、陈汤、赵充国、成汤、冯异、窦固、班勇、耿弇、邓禹等,数不胜数。这些将领不仅在汉朝时期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成就。而且对今天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也有很大的影响。
陈汤远击匈奴
还有那句:犯我强汉者,虽远必诛。这句话是汉朝时期的大将陈汤所说的。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,是表明击退北匈奴郅支单于的功绩 。原句为:"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,以示万里。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!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